教心系“师带徒”工作总结
一、方案实施
(一)确定“师徒结对”名单
教心系师徒结对名单 |
|
导师 |
学徒 |
李爱叶 |
苏贞贞、陈 敏、武晨红、卫 瑞 |
谢建防 |
韩冰松、解梦思、范燕平 |
卫高武 |
闫 瑾、李 媛、王晓杰 |
孙泽康 |
杨珊珊、王 彰 |
赵红果 |
杨 娜、马智芳 |
张培荣 |
原 梦 |
陈清风 |
马 越 |
郭 莉 |
孔李娟 |
(二)具体措施
1.开展系部教改课
(1)要求教心系40岁以下教师结合信息化教学理念,每人精心准备一堂教改课,并在正式上课前一周将教案及课件发给教心系教学秘书,做好档案整理。
(2)正式上课时,没课教师均可前往听课,并于课后及时总结研讨。
(3)听课情况由教学秘书做好登记。
2.新教师进课堂
针对教研处的随堂听课安排以及教心系的教改课安排,要求新老师每周听课至少1-2节,并做好听课学习记录,学期末由系部统一组织考核。
3. 定期召开系部教研会
系部为导师与学徒提供平台,导师通过教研会对学徒的讲课进行点评与指导。
4. 开展“优德论坛”活动
教研组 |
时间 |
主持人 |
主题 |
发言人 |
参加人员 |
时长 |
心理组 |
4.17 |
权彦明 |
关于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发展的思考 |
权彦明
李爱叶
冯秀云 |
教心系全体教师 |
45分钟 |
教育组 |
5.15 |
权彦明 |
关于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思考 |
卫红梅
李丽
孔李娟 |
教心系全体教师 |
45分钟 |
5. 搭建专家团队指导信息化教学大赛
关于“师带徒”制度,本系的特色在于搭建专家团队,专门指导参赛作品的课件及教学设计。
二、价值意义
1. 通过“师带徒”活动,增加了年轻教师与老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,使得年轻教师的教学技能得到全面提升;
2.“师带徒”活动加强了教心系系部教师团队的凝聚力与归属感;
3. “师带徒”活动一方面使得年轻教师在教学方面的目标更为明确,即从“新手型”向“专家型”转变;另一方面使得年轻教师的这种转变更具可行性与动力性。
三、存在问题
1. 目前对于教育教学资源的利用程度不足,还有待提升;
2. 在本学期的“师带徒”活动中,给系部教师搭建的平台有限,这一方面还有待拓展;
3. 教师在成长过程中,仍旧存在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困难的情况,不利于信息化教学发展的大趋势,这一点还有待改善。
四、改进建议
1. 建立灵活有效的教育教学机制,促进系部积极整合教育教学资源,最大程度地协助年轻教师自我成长;
2. w88与系部多方联系社会资源,最大程度地为教师搭建更好的平台,促进年轻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的全面发展,最终向“双师型”教师迈进。
3. 通过论坛或教研会开展有关新课改的培训,通过多方力量促进新老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。